职场换个角度看“大材小用”
一项来自国外的“全球工作监察调查”显示,84%的中国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。尽管很多人质疑这项调查的科学性与代表性,但联想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研究生争当清洁工、本科生甘做收费员、名牌大学生卖猪肉等新闻,有关“大材小用”的话题成为热点焦点,引发人们对职场自我定位和就业心态的讨论。
你有没有过这种想法:“自己在这家公司真是大材小用了。”一项来自国外的“全球工作监察调查”显示,84%的中国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。这也反映了社会的职业匹配度和变化着的职场心理,那么,到底是怎样一回事?
一项来自国外的“全球工作监察调查”显示,84%的中国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。尽管很多人质疑这项调查的科学性与代表性,但联想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研究生争当清洁工、本科生甘做收费员、名牌大学生卖猪肉等新闻,有关“大材小用”的话题成为热点焦点,引发人们对职场自我定位和就业心态的讨论。
“大材小用”反映社会心态和职业匹配度
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脱节,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紧缺
“对于‘超八成国人认为自己大材小用’的调查,应加以甄别、客观分析。”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表示,大家普遍认同“大材小用”现象的存在,是一种主观的表达,但确实反映了一种社会心态,是不满情绪的流露。“从深层次上讲,这说明我国的人才市场机制并不完善,还存在漏洞和缺陷。”李强说。
李强分析,我国的人才配置经历了两种体制。计划经济体制下,人力资源是由国家来配置的,行政干预的成分较强,大学生都是国家包分配。“那时的口号是‘人人都是螺丝钉’、‘我是革命的一块砖’,没人会提大材小用的问题。”
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说,“大材小用”反映的是匹配问题,这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。“我们与欧盟合作一个‘新职业、新技能’项目,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职位匹配问题,发现欧洲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。如果人的技能和社会需求不相匹配,就会出现‘大材小用’等现象。”
都阳分析说,我国由于教育改革滞后,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;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经济发展结构与人才培养脱节,经济结构转型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,高校扩招造成普通人才供给偏多,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却很紧缺。
人们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,有“大材小用”之感,除了自我评价以外,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的评价体系有关。“我国现有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,基本就是金钱评价体系,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,主要看是否有钱。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有误导、误区。”李强认为,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,有很多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都没有得到应得的尊重,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不被尊重。“我国以前有八级技术分级制度,在工厂里一个人能当上4级工、5级工,就很受人尊敬。现在的打工者,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了很大贡献,为啥叫流动人口、农民工?看一下国外,制造工艺最好、技术操作水平极高的德国等国家,也是最尊重各种技术工人的。”李强说。
“材”不仅仅是学历和资本,“用”不简单等同于成功
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氛围,避免“人才高消费”,大家都做好自己分内事
要避免人才浪费,做到人尽其用,迫切需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,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晋升的平等竞争环境。同时还要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,其中既包括自我评价,更重要的则是社会评价体系。
“何为大材、何为小材?对人才要有正确的认识,对成功也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。不能单一的以金钱或者学历来界定‘材’,也不能把‘用’等同于所谓的成功,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岗位职责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‘用’。古代的卖油翁就是很好的例子,再平凡的工作都有值得钻研的地方。只要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氛围,人们爱岗敬业,大家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,行业的整体水平就会提升。”
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,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“人才高消费”现象。有专家表示,现在很多国有企业、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普遍提出高学历的要求,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,却把门槛提高到硕士甚至博士,这种人才的高消费实际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。
采访中多位专家都表示,感叹“大材小用”的年轻人更要脚踏实地,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,不能因为自己的高学历就认为自己是“大材”,轻视眼前的工作。大学生有知识、有能力,却缺乏实际经验。也有专家认为,“大材小用”本身是个伪问题,任何工作都是“干”出来的,不能指望“牢骚”和“抱怨”给自己带来好工作、好职位。
都阳则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建议,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,国家应鼓励就业创新和转型,激发年轻人从事个人创业的热情,让人才投入的回报能得到体现。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,提高社会基本保障和福利,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。在劳动力市场运转上,政府应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。
长期研究就业问题的都阳表示,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,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,短期可能出现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。但从中长期来看,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必将促进生产力的进步。另一方面,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需求接轨,增设职业规划、职业设计等内容。更重要的是从基础教育开始,就要注重保护和培养独立意识、冒险精神、创新思维、社会责任。
李强表示,换一个角度看待“大材小用”,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农业、家政、环卫等行业,既说明大学生们就业观念的多元化,从长远来看也能够提升这些行业的整体水平。“如果大学生能真正成功地种有机蔬菜、养有机猪,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。”